联合医务: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2898.47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46.1405%。
联合医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保健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通过两个分部经营。临床医疗保健服务分部提供医疗及牙科服务、健康检查及其他辅助性服务,包括影像及化验服务、物理治疗及眼科护理。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分部向合约客户提供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该公司还在中国大陆从事体检业务及向医生及护士提供其金牌专业培训课程。
2月11日收盘消息,最新报0.8港元,跌1.23%,52周最高价为1.212港元,52周最低价为0.622港元。
联合医务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联合医务在所属的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市盈率LYR为-15.66。其中,联合医务港股估值来说,市盈率LYR为10.66,行业排名第4位。
李氏大药厂: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17.93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924.3309%。
公司药品覆盖心血管及传染疾病、皮肤医学、肿瘤学、妇科学及眼科学等领域。
2月11日消息,李氏大药厂开盘报价3.07港元,收盘于3.03港元,跌1.94%。当日最高价3.07港元,最低达2.96港元。
李氏大药厂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李氏大药厂在所属的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市盈率LYR为85.72。其中,李氏大药厂港股估值来说,市盈率LYR为17.76,行业排名第1位。
亿胜生物科技: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1.35亿。
眼科领域本身就是亿胜的主赛道,公司不止持续投入在仍有发展潜力的已有产品上,还对创新药物积极布局,确保公司继续收获国内眼科市场的成长红利之余,新产品如SkQ1以及HLX-04更是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2月11日消息,亿胜生物科技开盘报价5.16港元,收盘于5.17港元,涨0.19%。当日最高价5.17港元,52周最高价为8.25港元,52周最低价为3.91港元。
亿胜生物科技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亿胜生物科技在所属的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市盈率LYR为85.72。其中,亿胜生物科技港股估值来说,市盈率LYR为16.86,行业排名第27位。
中国先锋医药: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6888.80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23.9022%。
中国先锋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综合营销、推广及渠道管理服务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通过两个业务分部进行运营。眼科医药产品分部通过提供渠道管理服务及联合推广服务销售眼科医药产品。通过提供综合营销、推广及渠道管理服务销售的产品分部主要销售除眼科医药产品外的所有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该公司也通过其子公司从事化学品及医药产品制造业务。
2月11日中国先锋医药开盘报价2港元,收盘于1.88港元,跌6.93%。当日最高价为2港元,最低达1.85港元,成交量199.24万手,52周最高价为2.4港元,52周最低价为0.749港元。
中国先锋医药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中国先锋医药在所属的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市净率LYR为3.86。其中,中国先锋医药港股估值来说,行业排名第48位。
盈健医疗: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1.20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425.9191%。
公司专科医疗服务包括普通外科、整形外科和创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儿科外科、妇产科、心脏内科、胃肠和肝脏专科、呼吸内科和皮肤科等。
2月11日收盘消息,盈健医疗最新报价1.42港元,跌2.07%;52周最高价为1.47港元,52周最低价为0.63港元。
盈健医疗行业估值对比排名:
盈健医疗在所属的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中,从行业平均估值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市盈率TTM为-14.36,其中,盈健医疗港股估值来说,市盈率TTM为-14.40,行业排名第20位。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